联华证券

配资平台推荐 特殊的国军将领黄百韬:非嫡系却成为兵团司令,在淮海战役中自杀

配资平台推荐 特殊的国军将领黄百韬:非嫡系却成为兵团司令,在淮海战役中自杀

淮海战役(国军称之为徐蚌会战)对于国共双方来说都十分重要,淮海战役可以说直接改变了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。淮海战役以解放军的胜利而结束,蒋介石的嫡系精锐基本上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,比如黄维的第12兵团和邱清泉的第2兵团全军覆没,其中更有号称五大主力中的第5军和第18军被歼灭配资平台推荐,加上

1947年5月在孟良崮被歼的整编74师、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歼的新1军和新6军国军的五大主力彻底被歼灭。

五大主力,是蒋介石引以为傲的部队,从此他的精锐再也不能为他效力了,他在江北统治的基础也基本上被摧毁。淮海战役中,我军也投入了大量的兵力,当时我军投入的兵力大概有60多万,伤亡也有十来万,可以说我们的损失也巨大。当然取得的战果是相当大的,国军伤亡及被俘约55万人,无数的国军高级将领被俘虏。

比如国军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、第12兵团司令黄维、徐州前进指挥所副总参谋长文强、第64军军长刘镇湘等高级将领成了我军的俘虏,他们随后被送到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,最终成为新中国的公民,当然了在淮海战役中,也有被我军击毙的将领,比如邱清泉,也有宁死不降最终自杀的,比如时任国军第63军军长的陈章。

展开剩余80%

陈章在淮海战役中,因为窑湾兵败自杀,陈章死后被追赠为陆军上将。当然了陈章不是在淮海战役中自杀的最高级别的将领,在淮海战役中自杀的国军将领,级别最高的当属第7兵团司令官黄百韬了。

身为国军的兵团司令,这级别自然不会低,比如被击毙的邱清泉就是第2兵团司令,当时黄百韬的第7兵团,下辖25军、45军、63军、64军、100军,大约12万人,可以说当时黄百韬是手握重兵,是国军当时的实权人物,但是黄百韬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,也不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。

我们都知道蒋介石用人的原则一共有两条,一是浙江人,如果是奉化人那就更好,二是黄埔系。至于浙江人,那很好理解,毕竟蒋介石就是浙江人,他十分喜欢用老乡,如果是奉化人,那蒋介石更加会重用。至于黄埔系那就更加好解释了,黄埔军校是蒋介石起家的资本,国军很多高级将领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。

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,只要有能力,升迁就很快,蒋校长对黄埔军校的学生总有一种别样的感情,这些人都是他嫡系中的嫡系,比如在淮海战役中的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是黄埔一期毕业生,第12兵团司令员黄维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,第2兵团司令邱清泉是黄埔二期的毕业生等等,也就是说他们被重用,主要因为他们出身于黄埔军校。

不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,也许会成为高级将领,但是绝对不会是蒋介石的嫡系,这一点可以肯定。而黄百韬虽然在淮海战役前就担任了兵团司令,但是他不是蒋介石的嫡系。

黄百韬是出身于军阀,他早年曾在北洋军阀李纯部当兵,后投降张宗昌,在张宗昌部一步步升迁,最终做到了旅长的职务。不过他跟着张宗昌的部下投靠了蒋介石,担任师长。但是这个师长的水分很大,还是看在他投降的份上,才给他一个师长的职务,毕竟杂牌就是杂牌。蒋介石还是十分重视这些的。

不久他就被解除兵权,被派到陆大去学习了,后来他得到何应钦的赏识,被派到顾祝同那里担任参谋长,但是顾祝同根本看不上他,黄百韬也知道这些,毕竟自己不是老蒋的嫡系,所以他在战斗中作战十分勇敢,特别是在皖南事变中,他指挥部队对新四军穷追不舍,取得了巨大战绩,逐渐得到顾祝同和蒋介石的信任,1944年黄百韬被任命为第二十五军军长。

担任军长的黄百韬,大力整顿第25军,使得25军成为国军中比较善战的部队之一。在解放战争中,他担任整编25师(25军改编为整编25师)的师长,在胶东扫荡中,他带着整编25师给胶东解放军以沉重打击,这也成为他军事生涯中的闪光点。在后来的豫东会战中,他多次率部打败我军,这成为他军事生涯的顶峰,因为他在豫东战役中的功劳受命组建第7兵团。

总结一下,黄百韬当时有多强,他率部屡屡重创华野,豫东战役,25师重创中野11纵,救出整编72师,面对绝对优势解放军,坚守帝丘店,亲率所部发动反攻,会同邱兵团,大破华野于帝丘店,也难怪蒋介石此时看重他,并且授予他青天白日勋章。

但是担任兵团司令后,他的好运似乎结束了,他率部参加淮海战役,所部被我军包围在碾庄,此地一望无际,平坦开阔,不适合防守,他居然率部坚守了半个月,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,所以说黄百韬所部当时的战力还是很强的。碾庄战役后,他和25军副军长杨廷宴一起突围冲了出来,不过在突围的途中他举枪自杀(也有说是被击毙的,其实是自杀的),结束了自己的生命,尸体后来被运回南京安葬,他后来被追赠为陆军二级上将。

其实按理说黄百韬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,也不是蒋介石的黄埔学生,他为什么会为蒋介石尽忠,最后自杀了?蒋介石的学生杜聿明、黄维在兵败的情况下都没有自杀,为什么黄百韬会自杀呢?

其实主要原因有三,其一报答蒋介石的知遇之恩,黄百韬自己曾说过:“他无缘做总统(蒋介石)的学生,但是却成了兵团司令。”所以他觉得这是蒋介石重用自己,他要报答蒋介石的知遇之恩。

其二,他迂腐,想要唤醒国民党。他曾对部下说,国民党是斗不过共产党的,因为人家共产党执行命令比较坚决。他希望通过他的死来唤醒一些国民党,也许这样国民政府还有希望,不知道这是不是他的真心话。

其三,也是最重要的,他自知自己即使投降也不会有好下场。先不说在皖南事变中他是急先锋,如果他投降我党也许不会计较当年皖南事变时,黄百韬的表现。但是在淮海战役中,黄百韬却杀了不少的解放军俘虏。他的部队抓住解放军的时候,黄百韬都是直接下令将他们全部杀死,也许此时他就断绝了投降或者做俘虏的念头。

也许他知道国军必败,他心中的信仰崩塌了吧,与大多数国民党高级将领不同, 黄百韬没有什么不良嗜好,他奉公守法,时刻勤谨 ,同周围那些醉生梦死的将领形成了鲜明对比 。

可以说黄百韬是国军中的一个异类,但是他同样是战争的牺牲品,如果单纯以军人而论配资平台推荐,他是一个合格的军人(杀俘虏除外),在当时的环境下,他算是国军中的异类

发布于:天津市

Powered by 联华证券-在线股票配资_在线炒股配资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